突出特色 打造精品 图们市边境旅游取得新成绩
——图们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一山一江一城”,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图们江下游,总面积1142.65平方公里,与朝鲜国隔江相望,境内边境线长60.6公里。图们口岸是吉林省唯一铁路、公路与朝鲜国双连通的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对朝鲜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和转运站。为深入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情况,对全市旅游业进行调研。
关键词:旅游产业;品牌;人才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主要特点
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推动“一山一江一城”全市旅游发展格局提质升级。
(一)加大旅游景区项目建设
全市以日光山为品质核心,讲好“图们故事”。全力推进日光山基础设施提升、日光山禅修康养民宿、主峰玻璃观景平台、花海民俗风情园等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集农业科技体验、庄园住宿、游览参观、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力争将日光山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引领城市文旅休闲度假的新地标。202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3.2万人次,旅游收入2.4亿元。在主要旅游景点中,图们口岸国门接待游客65.6万人次,日光山森林公园90.2万人次,月晴镇朝鲜族百年部落2.4万人次。
(二) 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模式
围绕“旅游+”模式,打造两个旅游带,一是整合龙家美苑、兴家农业科技园、水南村等特色载体的沿302国道生态旅游带。二是串联百年部落、日光山景区、图们江广场等特色载体的图们江边境旅游带。同时,做好图们江朝鲜族文博园、凉水断桥等景点建设,以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AAA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家,AA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家,A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家。
(三)推进冰雪旅游“新发展”
全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冰雪游玩活动、寻宝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冰雪活动,以冰雪旅游活动发展带动当地经济。通过冰雪赛事区和冰雪娱乐区“2”大冰雪娱乐活动刺激消费;网红打卡、冰雪寻宝、夜景亮化“3”种冰雪体验活动聚集人气;导服中心商业区“1”项冰雪产业链条延伸,打造新雪季“2+3+1”冰雪产业模式,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冰雪产业发展全过程,推动冰雪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四)树立全域旅游新品牌
整合沿边旅游大通道重要村、口岸及相关联的旅游景区景点,结合全市302国道生态旅游带、G331旅游大通道“双线”布局,串联以百年部落为代表的民俗旅游线路,以水南村为代表的研学旅游线路,以图们江制药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线路,结合重要活动和节事节点,策划“图们一日游”线路,构建以乡村旅游产业为催化,农业、工业、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一旅促四业”全产业体系,激活图们乡村产业经济造血功能。
二、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种类单一
以“边境游”为主线,主打“对朝”线路和“沿边游”路线,针对现如今打造的乡村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研学旅游等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无法达到相对稳定的消费,各镇乡村旅游资源相对薄弱。游客在我市停留时间短,消费少,多数景区的收入主要来自门票。
(二)旅游产业相对落后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特色性、前瞻性和创新性不突出。与城乡总体规划冰雪政策内生增长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冰雪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产品品牌开发相对落后;冰雪旅游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冰雪产业链影响力不足;冰雪旅游淡旺季显著,四季经营能力不足。
(三)旅游人才比较匮乏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全市旅游业发展速度较为迅速,急需专业性旅游人才,由于旅游行业存在就业门槛、薪酬水平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会出现旅游行业中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流失率高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招到的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对职业的认同感较低,导致旅游行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较为匮乏。
三、建议
(一)加快全市旅游品质提升
打造以月晴镇百年部落为主的民俗旅游线路,以水南村为主的研学旅游线路,以图们江制药为主的工业旅游路线,初步形成“模式多样、内涵丰富、组织优化、标准规范”的旅游产业体系框架。推进日光山禅修康养民宿、花海民俗风情园、主峰玻璃观景平台等项目,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将日光山森林公园景区打造成引领城市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的新地标。完善康宁养生谷和图们江朝鲜族文博园两大康养民宿园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康养、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养生谷和三产融合的民族康养旅游胜地。
(二)推进文化事业服务民生
一是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演出下基层”“送培训”等文化惠民活动,努力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的节会体系,丰富载体、创新内容,深化群众性文化活动。二是打造非遗产业品牌,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发展,作为提升非遗特色品牌突破口,开展朝鲜族传统服饰走秀展示、朝鲜族传统摔跤比赛、朝鲜族传统婚礼展示、以及朝鲜族传统端午习俗表演、民族饮食品尝等非遗传承活动,不断提升非遗品牌影响力。
(三)创新旅游人才引进机制
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用人单位以特设岗位、项目聘用等方式引进旅游人才。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旅游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为主体,积极扶持旅游人才创新创业。以不同形式支持和鼓励旅游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宣传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以行业带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